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怎么回事

2025.09.30 16:08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矢状窦附近脑膜组织的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但可能因压迫周围脑组织而引起神经系统症状。这类肿瘤多见于中年人群,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或环境因素有关。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生长位置特殊,靠近大脑顶部中线区域的静脉窦,因此可能影响脑部血液回流或压迫相邻脑功能区。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头痛、癫痫发作、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严重时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或视力障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MRI或CT,可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治疗方式取决于肿瘤大小和症状严重程度,手术切除是首选方法,但需谨慎处理以避免损伤矢状窦或重要脑组织。对于无法完全切除或复发的病例,放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患者确诊后需定期随访,监测肿瘤生长情况及术后恢复状态。手术前应充分评估风险,尤其是肿瘤与血管的粘连程度,术后可能出现脑水肿或静脉回流障碍,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头部外伤,保持健康作息,减少激素类药物使用。若出现头痛加重、频繁呕吐或意识障碍,应立即就医。心理支持同样重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康复和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