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如何治疗鹅口疮

2025.09.18 16:35

鹅口疮是由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常见于婴幼儿、免疫力低下人群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结合口腔清洁护理,通常1-2周可痊愈。

治疗鹅口疮需根据病情选择局部或全身用药。轻度感染可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患处,每日3-4次;或选用克霉唑含片、咪康唑口腔凝胶等局部抗真菌药物。严重感染或反复发作者需口服氟康唑,疗程一般7-14天。婴幼儿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同时,哺乳期母亲若乳头出现真菌感染症状,需同步治疗以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口腔卫生至关重要,可用碳酸氢钠溶液轻柔清洁口腔黏膜,减少真菌滋生环境。

治疗期间需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过酸、过热或辛辣食物,以免加重黏膜损伤。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者应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婴幼儿的奶瓶、奶嘴等用品需每日煮沸消毒,避免重复感染。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降低真菌感染风险。若鹅口疮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吞咽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免疫缺陷或其他系统性疾病。哺乳期母亲需注意乳头清洁,哺乳前后用温水擦拭,防止真菌传播。治疗完成后建议复查,确保感染彻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