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怎么来判断宝宝软骨病

2025.09.18 16:35

宝宝软骨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通过临床表现、血液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早期症状包括易激惹、多汗、枕秃,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骨骼变形,如方颅、肋骨串珠、X型或O型腿。医生会结合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30nmol/L提示缺乏、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等指标,配合X光片显示骨骺端增宽或毛刷状改变确诊。

展开来看,诊断需分阶段评估。新生儿期重点关注高危因素,如早产、低体重或母亲孕期维生素D不足。婴幼儿期若出现运动发育迟缓如抬头、独坐较晚或囟门闭合延迟,需警惕软骨病。典型病例通过观察骨骼特征即可初步判断,但亚临床型需依赖实验室检查。长期腹泻、肝胆疾病或抗癫痫药物使用可能干扰维生素D吸收,这类患儿即使无症状也应定期筛查。冬季出生、日照不足地区的宝宝患病风险更高,建议出生后2周开始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

诊断时需注意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成骨不全等疾病鉴别。过量补钙可能导致便秘或肾结石,盲目补维生素D可能引起中毒,表现为厌食、多尿。母乳喂养儿需确保母亲维生素D摄入充足,配方奶喂养儿要计算每日维生素D总摄入量是否达标。骨密度检测对婴幼儿软骨病诊断价值有限,不建议常规开展。若发现宝宝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而非自行用药,避免延误治疗或错误干预影响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