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子宫内膜炎怎么检查确诊

2025.04.16 11:04

子宫内膜炎可通过临床症状评估、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确诊。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症状评估:子宫内膜炎患者常出现下腹疼痛、异常阴道分泌物、月经不调或性交疼痛等症状。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特点,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可能。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隐痛或坠胀感,分泌物可能呈现脓性或血性,月经周期紊乱表现为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在急性期较为常见,慢性患者症状可能较轻但反复发作。

2.妇科检查: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子宫及附件情况。医生触诊时可发现子宫压痛、质地偏软或轻度增大,宫颈举痛提示炎症可能累及周围组织。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表现为子宫活动度受限或附件区增厚。检查过程中需注意排除其他盆腔疾病,如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或血沉增快提示炎症存在。阴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类型,常见细菌包括链球菌、大肠杆菌或厌氧菌。宫颈分泌物核酸检测有助于发现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

4.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可显示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或宫腔积液。急性期可能伴有子宫肌层水肿,慢性病例可见宫腔粘连或息肉样改变。磁共振成像能更清晰显示炎症范围及并发症,如盆腔脓肿或输卵管受累情况。

5.病理检查:诊断性刮宫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金标准。镜下可见子宫内膜间质浆细胞浸润、腺体周围炎症细胞聚集或纤维化改变。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伴有腺体萎缩或鳞状化生,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其他内膜病变鉴别。

子宫内膜炎的诊断需综合多项检查结果,避免单一指标误判。早期明确诊断有助于针对性治疗,减少并发症风险。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原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同时关注患者全身状况及生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