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叶酸对脑血管病有哪些作用

2025.09.30 16:08

叶酸在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通过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来发挥作用。

叶酸作为B族维生素的一种,参与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补充叶酸能有效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从而减少脑卒中风险。叶酸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保护脑组织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脑血流灌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长期适量补充叶酸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尤其对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效果更显著。

补充叶酸需注意合理剂量,过量可能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早期症状,甚至增加某些肿瘤风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尤其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同时,叶酸不能替代降压、降脂等基础治疗,需结合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等综合干预。对于已发生脑血管病的患者,叶酸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需个体化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