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肝功能的检查项目具体有哪些

2025.08.27 08:30

肝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碱性磷酸酶、凝血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转氨酶: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肝细胞受损时释放入血,数值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谷草转氨酶分布较广,除肝脏外还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其升高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转氨酶水平常用于肝炎、脂肪肝等疾病的评估,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病情变化。

2.胆红素:胆红素是胆汁的主要成分,由血红蛋白分解产生。肝功能检查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升高可能提示溶血、肝细胞损伤或胆汁淤积。直接胆红素升高多见于胆道梗阻,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溶血性疾病。胆红素水平异常可导致黄疸,需结合其他指标明确病因。

3.白蛋白: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是血浆中主要的蛋白质。其水平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慢性肝病时白蛋白合成减少,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硬化、长期营养不良等,水平持续下降提示肝功能储备不足。白蛋白半衰期较长,短期内变化不明显,适合评估慢性肝病进展。

4.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广泛分布于肝脏、骨骼和胎盘等组织。肝源性碱性磷酸酶升高常见于胆汁淤积、胆管梗阻或肝癌。骨骼疾病时也可升高,需结合影像学检查鉴别。儿童生长发育期或妊娠期生理性升高属正常现象。该指标对胆道疾病诊断价值较高,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5.凝血功能:肝脏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凝血功能异常可反映肝脏合成能力下降。常用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肝硬化或重症肝炎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导致凝血时间延长,出血风险增加。凝血功能检查对评估肝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或饮酒。部分药物可能影响结果,需提前告知医生。孕妇或骨骼疾病患者某些指标可能出现生理性波动,需结合临床判断。检查结果异常时应进一步排查,避免自行解读。定期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