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咽喉炎是怎样形成的

2025.06.30 16:16

咽喉炎的形成与长期过度使用声带导致黏膜损伤、外界刺激物持续接触引发局部炎症反应、鼻腔或口腔慢性病灶反复感染下行蔓延、胃酸反流灼伤咽喉黏膜、免疫力下降致使病原体易侵袭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过度使用声带导致黏膜损伤:声带频繁振动会使咽喉黏膜充血水肿,尤其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易因持续发声造成机械性磨损。黏膜屏障受损后,局部防御能力下降,细菌或病毒更易附着繁殖,进而发展为慢性炎症。若未及时休养,可能形成声带小结或息肉。

2.外界刺激物持续接触引发局部炎症反应:烟雾粉尘等颗粒物长期刺激咽喉,会破坏纤毛摆动功能,使有害物质滞留。冷空气或化学气体直接作用于黏膜时,血管收缩痉挛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反复刺激可诱发淋巴滤泡增生,形成顽固性充血状态。

3.鼻腔或口腔慢性病灶反复感染下行蔓延:鼻窦炎分泌物倒流或龋齿病灶中的致病菌随吞咽动作扩散至咽喉。扁桃体隐窝内的厌氧菌持续释放毒素,引起周围组织连锁反应。这种情况下炎症通常迁延不愈,需同时处理原发感染灶。

4.胃酸反流灼伤咽喉黏膜:食管括约肌松弛会使胃酸逆流至咽喉,尤其平卧时更明显。胃蛋白酶与胃酸协同腐蚀黏膜,造成声门后部特征性红斑。长期反流可导致杓状软骨肉芽肿,患者常伴晨起声嘶和异物感。

5.免疫力下降致使病原体易侵袭:过度疲劳或营养不良时,咽喉局部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溶菌酶活性降低。原寄生于咽部的条件致病菌趁机大量繁殖,突破黏膜屏障后引发急性化脓性炎症。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深部间隙感染。

出现咽喉不适时应避免辛辣饮食,减少高声喊叫。保持环境湿度适宜,睡眠时适当垫高枕头。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发现隐蔽病灶,反酸症状需及时干预。急性发作期需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长期含服抗生素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