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什么是功能性出血

2025.07.21 09:03

功能性出血是指由于内分泌失调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而非由器质性病变引起。这类出血常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与卵巢功能紊乱、激素水平波动密切相关。功能性出血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或经量过多,严重时可能引发贫血等并发症。

功能性出血的发生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有关。当激素分泌失衡时,子宫内膜无法规律脱落,导致不规则出血。青春期女性因性腺轴尚未成熟,容易出现无排卵性出血;更年期女性则因卵巢功能衰退,孕激素分泌不足,引发子宫内膜突破性出血。精神压力、过度减肥、环境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诱发功能性出血。诊断需排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疾病,通常通过性激素检查、超声等手段确认。

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治疗需根据年龄、出血程度及生育需求制定方案,常用方法包括激素调节、止血药物或短效避孕药。长期出血者需监测血红蛋白,预防贫血。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更年期女性若反复出血,应警惕子宫内膜病变,必要时进行诊刮或病理检查。功能性出血虽非恶性疾病,但长期不愈可能影响健康,需重视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