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药榕树须的用途

2025.06.23 17:35

榕树须是榕树的气生根,在传统中医药中具有多种用途,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湿热黄疸等病症。其性味苦、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在民间应用广泛。

榕树须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活性成分上,含有黄酮类、酚类、三萜类等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等作用。临床常用于缓解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肿痛,可煎汤内服或捣烂外敷。对于跌打损伤,榕树须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消散。榕树须对湿热黄疸也有一定疗效,常与茵陈、栀子等配伍使用,帮助清热利湿。在南方地区,民间还将其用于治疗皮肤湿疹、疮疡肿毒,取其清热解毒之效。

使用榕树须时需注意辨证施治,避免盲目使用。孕妇及体质虚寒者慎用,以免加重体内寒湿。外敷时若出现皮肤过敏,应立即停用并清洗患处。榕树须需经专业炮制处理,鲜品可能含有刺激性成分,不宜直接大量服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配伍,确保用药安全有效。采集榕树须时应选择无污染的环境,避免误用受农药或重金属污染的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