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坏死的症状是什么

2025.07.23 08:37

骨折坏死的症状包括局部持续性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局部肿胀或僵硬、患处皮肤温度异常、后期可能出现关节变形。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持续性疼痛:骨折坏死早期常表现为患处隐痛或钝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尤其在负重或活动时更为明显。疼痛特点为持续存在且夜间加重,使用常规止痛药物效果有限。由于骨质血供受损,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难以缓解。

2.关节活动受限:坏死区域骨质结构破坏后,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合关系,导致活动范围减小。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僵硬感,后期因骨质塌陷或增生骨赘形成,关节功能进一步受限。长期制动还可能引发周围肌肉萎缩,加重功能障碍。

3.局部肿胀或僵硬:骨折坏死会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软组织水肿和关节腔积液。患处触诊可发现皮温升高或发硬,皮肤紧绷感明显。慢性期因纤维组织增生,关节周围可能形成硬结,影响正常屈伸动作。

4.患处皮肤温度异常:急性期因炎症反应可能出现皮肤发红、发热,慢性期则因血供不足表现为皮温降低或苍白。温度变化与局部血液循环状态直接相关,是判断坏死进展的重要体征之一。

5.后期可能出现关节变形:骨质坏死塌陷后,关节力学结构改变,导致外观畸形。常见表现为肢体缩短、关节膨大或异常角度弯曲。变形多伴随功能障碍,且不可逆,需通过影像学确认骨质破坏程度。

骨折坏死需结合影像检查与临床症状综合判断,避免延误诊治。早期干预可减缓病情发展,但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功能锻炼与负重控制。定期复查观察骨质修复情况,必要时考虑手术干预以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