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房颤栓子脱落为何造成脑梗塞

2025.08.15 17:14

房颤患者在心脏的电活动异常时,心房无法有效收缩,导致血液在心房内滞留,形成血栓。当这些血栓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脑部时,可能造成脑梗塞。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心房颤动的患者中,尤其是老年人或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房颤引起的血栓形成主要发生在左心房的耳朵部位,血流缓慢使得血液凝固的风险增加。一旦血栓脱落,血液通过动脉进入大脑,可能阻塞供应特定脑区的血管,导致该区域缺血,进而引发脑梗塞。脑梗塞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包括运动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认知能力下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房颤患者需要特别关注心脏健康,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监测心律变化,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房颤患者应当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的影响。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血管问题,尤其是心律失常的症状,如心悸、乏力或胸痛等。饮食方面,建议选择低盐、低脂肪的饮食,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适度的运动也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但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减少压力,有助于心脏健康。对于已经确诊为房颤的患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确保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减少脑梗塞的发生风险。通过综合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医疗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房颤引发脑梗塞的风险,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