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重症胰腺炎后期怎么办

2025.02.09 19:33

重症胰腺炎后期需要营养支持、并发症处理、胰腺功能监测、康复治疗、心理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营养支持:重症胰腺炎后期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营养支持至关重要。一般采用肠内营养为主,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等并发症。可通过鼻空肠管等方式给予营养制剂,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步调整剂量和营养成分。如果肠内营养不能满足需求,可适当补充肠外营养。在营养支持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如白蛋白、前白蛋白等,以评估营养支持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方案。

2.并发症处理:重症胰腺炎后期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胰瘘,要保持引流通畅,避免胰液积聚引起周围组织的腐蚀和感染,必要时可使用抑制胰液分泌的药物。还有腹腔感染,需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加强局部的清创和引流。假性囊肿如果较大且有压迫症状或持续不吸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对于肺部感染等其他并发症,也应积极治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等。

3.胰腺功能监测:定期监测胰腺功能是必要的。通过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血糖、胰岛素水平等指标来评估胰腺的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如果出现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可补充胰酶制剂来改善消化功能。若有内分泌功能异常,如糖尿病,要按照糖尿病的治疗原则进行血糖控制,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

4.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包括适度的运动锻炼,如床边活动逐步过渡到下地行走,这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防止肌肉萎缩,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物理治疗如腹部按摩等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肠道功能。同时,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训练,提高其自理能力,为回归正常生活做准备。

5.心理干预:患者经历重症胰腺炎的折磨,往往会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应对能力。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告知疾病的恢复过程和预后情况,增强患者的信心。必要时可请心理医生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这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

在重症胰腺炎后期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同时,患者和家属也要积极参与,严格遵循医嘱,如在饮食方面避免高脂、高蛋白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戒烟酒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