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开颅为什么要用颅骨锁

2025.09.25 16:46

开颅手术中使用颅骨锁是为了在术后固定颅骨骨瓣,确保颅骨稳定性和安全性。颅骨锁是一种医用固定装置,能够在开颅后精确复位骨瓣,避免移位或塌陷,同时促进骨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

颅骨锁的应用基于其独特的生物力学设计。开颅手术需要暂时移除部分颅骨以暴露脑组织,术后需将骨瓣复位。传统钢丝或缝线固定存在松动、移位风险,而颅骨锁通过钛合金或可吸收材料制成的锁扣结构,实现骨瓣与周围颅骨的刚性连接。这种固定方式能均匀分散压力,减少局部应力,降低骨瓣吸收或感染概率。颅骨锁的材质与人体相容性好,多数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尤其适合儿童颅骨生长需求。

使用颅骨锁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术前需根据影像数据选择合适型号,避免锁扣尺寸不匹配导致固定失效。术中需彻底清洁骨窗边缘,确保骨瓣与颅骨紧密贴合,防止术后脑脊液漏或血肿。术后需定期复查影像,观察骨愈合进度及锁扣位置。若患者需接受核磁共振检查,需确认颅骨锁材质是否兼容。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排异反应或锁扣松动,需及时干预。合理使用颅骨锁能显著提升手术安全性,但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