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开颅为什么要用颅骨锁

2025.09.11 19:34

开颅使用颅骨锁能够确保术后颅骨固定稳定、减少骨瓣移位风险、促进骨缝愈合、降低感染概率、维持颅内压力平衡。具体分析如下:

1.确保术后颅骨固定稳定:颅骨锁通过机械锁定方式将骨瓣与周围颅骨紧密连接,避免因外力或肌肉牵拉导致骨瓣松动。传统固定方式如钢丝或钛钉可能因长期受力出现微动,而颅骨锁的设计能有效抵抗剪切力和旋转力,保持骨瓣位置不变。术后患者头部活动时,颅骨锁可减少骨瓣与基底的摩擦,降低固定失效风险。

2.减少骨瓣移位风险:颅骨锁的锁定机制能防止骨瓣在愈合过程中发生位移。开颅手术中骨瓣取下后重新放回时,若固定不牢可能因脑组织搏动或外力作用移位,导致脑组织受压或颅骨畸形愈合。颅骨锁通过多点固定使骨瓣与颅骨贴合更紧密,避免移位对脑组织造成二次损伤。

3.促进骨缝愈合:颅骨锁的刚性固定为骨缝提供稳定的力学环境,利于成骨细胞生长和钙盐沉积。传统固定方式可能因微动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延缓骨愈合。颅骨锁减少骨缝间的异常活动,使骨痂形成更均匀,缩短愈合时间并提高愈合质量。

4.降低感染概率:颅骨锁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表面光滑减少细菌附着。固定时无需穿透硬脑膜,避免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风险。传统钢丝固定可能因金属腐蚀或线结外露引发感染,而颅骨锁的封闭式设计减少组织暴露,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5.维持颅内压力平衡:颅骨锁的精准固定避免骨瓣塌陷或凸起,确保颅腔容积稳定。若固定不牢导致骨瓣内陷可能压迫脑组织,影响脑血流和颅内压调节。颅骨锁的刚性支撑保持颅骨原有形态,利于术后颅内压力动态平衡,减少脑水肿或脑缺血并发症。

术后需定期复查影像学确认固定状态,避免头部剧烈碰撞或过早承重。固定材料选择需考虑患者个体差异,术后出现头痛或局部肿胀应及时就医。康复期间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