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药大黄的种类

2025.06.20 09:34

大黄是中医临床常用的重要药材,主要来源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这三种正品大黄在功效和应用上略有差异,但均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等核心作用。

掌叶大黄主产于甘肃、青海等高海拔地区,根茎断面呈星点状纹理,泻下作用较强;唐古特大黄又称鸡爪大黄,多生长在四川、云南等地,断面特征为放射状锦纹,兼具活血化瘀之效;药用大黄主要分布在湖北、陕西等中低海拔区域,断面颜色较浅,药性相对缓和。除正品外,部分地区使用河套大黄、藏边大黄等非药典收录品种,其有效成分蒽醌类物质含量较低,临床需谨慎鉴别。

使用大黄需注意体质与剂量。脾胃虚寒者忌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经期女性禁用。生大黄泻下力猛,适用于急性实热便秘;酒制后活血功效增强,熟大黄则减缓泻下、偏于清利湿热。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与抗生素、抗凝药同用需监测不良反应。药材贮藏需防潮避光,断面出现霉变或虫蛀即不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