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拿掉石膏后怎么办

2025.09.15 22:25

骨折拆除石膏后需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加强肌肉力量训练、避免过早负重、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注意局部保暖与血液循环。具体分析如下:

1.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拆除石膏后关节可能出现僵硬,需通过被动拉伸和主动运动结合的方式改善。初期以无痛范围内的缓慢活动为主,如旋转手腕或踝关节,每日3-4次,每次10分钟。随着功能恢复可增加幅度,但避免暴力牵拉,防止二次损伤。

2.加强肌肉力量训练:长期固定可能导致肌肉萎缩,需针对性锻炼。例如小腿骨折可进行直腿抬高或静力性收缩,上肢骨折则用握力球训练。初期采用等长收缩,后期逐步过渡到抗阻练习,每周递增负荷,以不引起疼痛为限。

3.避免过早负重:骨折愈合需时间,过早承重易导致移位或延迟愈合。下肢骨折建议先借助拐杖部分负重,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承重比例。上肢骨折需避免提重物,日常活动以健侧为主,6-8周后经医生确认再逐步恢复正常用力。

4.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拆除石膏后1-2周需拍片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后续每4周复查一次直至完全愈合。若出现肿胀加剧、异常疼痛或活动障碍,需立即就医排查是否出现感染或固定失效。

5.注意局部保暖与血液循环:石膏拆除后皮肤可能敏感或干燥,可用温水轻柔清洁并涂抹保湿霜。冬季穿戴护具保暖,促进局部血流。夜间抬高患肢减少水肿,每日按摩周围组织10分钟,但避开骨折处。

康复期间饮食需均衡,增加钙质与蛋白质摄入,如牛奶、鱼类。保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心理上需耐心,恢复速度因人而异,不必过度比较。出现异常症状如持续麻木或皮肤发紫,应及时联系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