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哺乳期脾虚,该怎么治疗

2025.09.01 17:10

哺乳期脾虚需要综合调理,以健脾益气为主,同时兼顾哺乳需求。中医认为脾虚会导致气血不足、消化功能减弱,进而影响乳汁质量与分泌。治疗应以食疗为基础,结合适当运动和穴位按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调理。

脾虚调理需从饮食入手,选择易消化、温补性质的食物,如山药、红枣、小米、南瓜等,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加重脾胃负担。适当饮用陈皮水或茯苓粥有助于健脾祛湿。哺乳期需保证营养均衡,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肉等。适度运动如散步、八段锦能促进气血运行,但避免剧烈运动耗气。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按摩也能辅助改善脾虚症状。若症状较重,可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方剂,但需注意药物是否影响哺乳。

哺乳期用药需谨慎,避免自行服用不明成分的药物或保健品。调理期间需观察乳汁分泌情况,如出现明显减少或婴儿不适,应及时调整方案。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以免加重脾虚。若伴随长期腹泻、乏力等症状,建议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哺乳期女性体质特殊,任何治疗都应以安全为前提,确保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