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怎样检查腰椎病

2025.09.15 22:25

腰椎病可通过观察症状表现、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功能评估、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诊断。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症状表现:腰椎病常见症状包括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或放射痛、活动受限等。疼痛可能在久坐、弯腰或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疼痛无力,需停下休息。症状的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2.进行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检查腰部是否有压痛、肌肉紧张或痉挛。直腿抬高试验是常用方法,患者仰卧,医生缓慢抬起伸直的下肢,若在30-70度范围内出现下肢放射痛,可能提示神经根受压。检查腰部活动度,如前屈、后伸、侧弯等,可评估关节功能是否受限。

3.影像学检查:X线片可观察腰椎骨骼结构,判断是否有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或滑脱。CT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骨赘或椎管狭窄的细节。核磁共振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直观显示椎间盘、神经根及脊髓的病变情况,是诊断腰椎病的重要依据。

4.神经功能评估:通过肌力测试、反射检查和感觉检查评估神经功能。肌力测试观察下肢肌肉力量是否减弱,如足背屈、跖屈能力。膝反射和踝反射减弱或消失可能提示神经受压。感觉检查用棉签或针轻触皮肤,判断是否有感觉减退或异常。

5.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可排除其他疾病,如类风湿因子、血沉等指标异常可能提示炎症性疾病。脑脊液检查在少数情况下用于鉴别脊髓病变,但腰椎病诊断中较少使用。

诊断腰椎病需结合多种方法,避免依赖单一检查。影像学结果需与症状和体征相符才有意义。急性疼痛期避免剧烈活动,慢性患者需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出现下肢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应立即就医,可能提示严重神经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