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包括哪些

2025.08.11 14:18

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包括肢体偏瘫、平衡障碍、协调能力下降、肌张力异常、步态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肢体偏瘫:脑卒中后对侧肢体常出现运动功能丧失或减弱,表现为上肢屈曲痉挛及下肢伸展痉挛。偏瘫程度与病灶部位和范围相关,可能伴随肌肉萎缩或关节挛缩。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神经功能重组,改善运动控制能力。

2.平衡障碍:小脑或脑干受损会导致站立及坐位平衡能力下降,易向患侧倾斜。患者可能无法完成单腿站立或闭目直立测试,需借助辅助器具防止跌倒。平衡训练需结合视觉反馈和重心转移练习。

3.协调能力下降:表现为动作笨拙、难以完成精细运动,如握筷或系扣子。共济失调常见于小脑卒中,肢体运动缺乏节律性和准确性。需通过重复性任务训练增强动作协调性。

4.肌张力异常:部分患者出现肌张力增高痉挛或降低弛缓。痉挛多见于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影响关节活动度;弛缓则导致肌肉无力。物理治疗和药物可调节肌张力。

5.步态异常:典型表现为划圈步态或拖步,患侧下肢支撑期缩短,摆动困难。骨盆代偿性上提可能引发腰痛。步态训练需结合减重支持系统与矫正器使用。

康复过程中需根据功能障碍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过度训练引发疲劳。家属应协助监督训练安全性,定期评估功能进展。环境改造如防滑垫和扶手可减少意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