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有哪些

2025.08.27 08:31

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包括接触携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吸入被污染的气溶胶、食用被污染的食物、通过破损皮肤黏膜感染、母婴垂直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接触携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主要存在于鼠类的尿液、粪便及唾液中。直接接触这些排泄物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未及时清洁双手,病毒可能通过口腔、鼻腔等途径侵入人体。鼠类活动频繁的场所如仓库、农田等风险较高,需特别注意环境卫生与个人防护。

2.吸入被污染的气溶胶:鼠类排泄物干燥后可能形成含病毒的气溶胶颗粒,在清扫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易被吸入呼吸道。密闭空间或粉尘较多的区域更易发生此类传播,佩戴口罩和保持空气流通可有效降低感染概率。

3.食用被污染的食物:食物被鼠类排泄物污染后未经充分加热或清洗直接食用,病毒可能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生食或未彻底烹饪的粮食、蔬菜等是常见传播媒介,确保食物来源安全与加工卫生至关重要。

4.通过破损皮肤黏膜感染:皮肤存在微小伤口或黏膜暴露时,接触病毒污染物可能导致直接感染。劳作中皮肤擦伤、蚊虫叮咬后未及时处理均可能增加风险,避免直接接触可疑污染物并妥善处理伤口是预防关键。

5.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病毒后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胎儿。此类传播可能导致新生儿重症,孕期需加强防护并定期进行健康监测,早发现早干预可改善预后。

流行性出血热预防需综合多环节措施,重点在于控制鼠类密度、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疑污染源。出现发热、出血倾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与治疗对预后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