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注射干扰素的副作用

2025.08.27 08:31

注射干扰素可能引发发热、肌肉酸痛、白细胞减少、情绪波动、肝功能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干扰素会激活免疫系统产生致热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常见于用药初期,体温可达38至40℃,伴随寒战或头痛。通常持续数小时自行缓解,严重时需物理降温或药物干预。体温过高可能诱发脱水,需及时补液监测。

2.肌肉酸痛:干扰素直接刺激肌肉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引发全身性酸痛或乏力。症状多出现在四肢近端,与剂量呈正相关。适当热敷或轻度活动可缓解,严重者需调整用药方案。长期肌肉不适可能影响日常活动能力。

3.白细胞减少:干扰素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下降。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血常规,数值过低可能增加感染风险。若出现持续发热或口腔溃疡,需考虑暂停给药并给予升白治疗。

4.情绪波动:干扰素通过血脑屏障影响神经递质平衡,部分人群出现抑郁、焦虑或失眠。症状轻者表现为情绪低落,重者可能出现自杀倾向。用药前需评估精神病史,治疗中密切观察心理状态变化。

5.肝功能异常:干扰素代谢过程加重肝脏负担,可能引发转氨酶升高或黄疸。定期监测肝酶指标至关重要,数值持续上升需联合保肝药物。原有肝病患者可能出现腹水或凝血功能障碍。

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保持充足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治疗期间避免接种活疫苗,防止免疫系统过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