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慢性乙肝打干扰素有副作用吗

2025.08.19 16:1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干扰素治疗时,确实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干扰素是一种免疫调节剂,能够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不适和副作用。

干扰素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流感样症状,如发热、乏力、肌肉疼痛和头痛等。这些症状通常在注射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甚至抑郁等心理方面的问题。长期使用干扰素还可能导致血液系统的变化,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增加感染和出血的风险。肝功能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干扰素可能引起肝酶升高,影响肝脏健康。虽然大多数副作用是可逆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停药。

在接受干扰素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肝功能和血液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副作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轻副作用的发生。同时,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患者可以通过与医生沟通、参加支持小组等方式,获得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对于那些有严重副作用或不适应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其他治疗方案,如抗病毒药物或其他免疫调节剂,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身体状况,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