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常见骨科症状有哪些

2025.09.15 22:25

常见骨科症状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关节僵硬、畸形。具体分析如下:

1.疼痛:骨科疼痛多由骨骼、关节或肌肉损伤引起,表现为局部或放射痛,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难忍。疼痛可能随活动加重,休息后缓解,也可能持续存在。夜间痛常见于某些慢性疾病。疼痛性质多样,如钝痛、刺痛或酸痛,需结合具体部位和表现判断。

2.肿胀:软组织或关节腔内积液导致局部膨隆,常伴皮温升高或发红。肿胀可能由外伤、炎症或退行性病变引发,影响关节活动功能。长期肿胀可能引发粘连,加重病情。观察肿胀进展速度和范围对判断病因有重要意义。

3.活动受限:关节或肢体运动幅度减小,可能因疼痛、结构异常或肌肉萎缩导致。急性损伤后活动受限多伴保护性肌痉挛,慢性疾病则表现为渐进性僵硬。严重受限可能影响日常行走、持物等基本功能,需及时干预。

4.关节僵硬:晨起或久坐后关节发紧,活动后稍缓解,常见于退行性或炎性疾病。僵硬持续时间长短与病情相关,可能伴摩擦感或弹响。长期僵硬易导致肌肉萎缩,加速关节结构破坏,需早期康复训练。

5.畸形:骨骼排列异常或关节脱位导致外形改变,如肢体弯曲、短缩或旋转。畸形可能突发于外伤,或随慢性疾病逐渐显现。严重畸形会压迫神经血管,影响肢体功能,部分需手术矫正。

出现上述症状时,避免自行处理或过度活动患处,防止加重损伤。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按医嘱进行康复锻炼或用药。日常注意姿势调整,适度运动增强肌肉力量,减少骨骼负荷。饮食需均衡,保证钙质和维生素摄入,促进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