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急性脊髓炎

2025.08.05 15:13

急性脊髓炎是一种由感染、免疫反应或其他病因引起的脊髓炎症,通常表现为急性发作的神经功能障碍。该疾病可能导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可能引发瘫痪或其他长期并发症。

急性脊髓炎的病因多样,常见的包括病毒感染如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感染如梅毒、结核等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吉兰-巴雷综合症等。临床症状通常在感染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表现为背部疼痛、肌肉无力、感觉异常、反射亢进等。患者可能会经历四肢无力、行走困难,甚至出现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确诊通常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MRI以及脊髓液分析等多种手段。治疗方法则依据病因而异,可能包括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康复治疗等。

在应对急性脊髓炎时,需特别注意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早期干预有助于减轻症状,改善预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功能恢复。对于家属和照护者而言,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供情感支持和必要的生活帮助也至关重要。同时,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定期随访和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得到最佳的照顾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