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病因有哪些

2024.12.31 08:17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病因主要有头部轻微外伤、脑挫裂伤、桥静脉撕裂、皮质血管破裂、大脑镰撕裂等。具体分析如下:

1.头部轻微外伤:头部受到轻微的外力撞击,如不小心撞到桌角等,可能使脑组织在颅腔内发生短暂的移位,进而引起桥静脉等小血管的撕裂出血,形成血肿。这种情况下,出血速度相对较慢,但如果不及时处理,血肿也会逐渐增大。

2.脑挫裂伤:当头部遭受较严重的外伤时,脑实质发生挫裂伤,脑内的小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下腔。脑挫裂伤往往伴随着脑组织的水肿,进一步加重颅内压的升高,需要及时进行头颅CT检查以明确诊断。

3.桥静脉撕裂:头部在遭受加速或减速性损伤时,大脑表面的桥静脉容易被撕裂。桥静脉是连接大脑皮质和硬脑膜窦的静脉,撕裂后血液直接流入硬脑膜下腔,由于静脉压力相对较低,血肿形成初期可能症状不明显,但会逐渐进展。

4.皮质血管破裂:严重的头部外伤可导致大脑皮质血管破裂,皮质血管的血供丰富,一旦破裂出血,短时间内就会在硬脑膜下形成较大血肿,患者往往迅速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5.大脑镰撕裂: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损伤,多由强大的外力作用于头部引起。大脑镰撕裂后会有大量出血,血液迅速在硬脑膜下积聚,患者病情凶险,常伴有严重的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紊乱,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头部受伤后应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出现头痛加剧、头晕、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