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药物性肝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2025.08.27 08:30

药物性肝病的发病原因包括药物直接毒性作用、代谢异常导致中间产物蓄积、免疫介导的肝损伤、遗传因素影响药物代谢、长期或过量用药加重肝脏负担。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直接毒性作用:某些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可直接破坏肝细胞结构,如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时产生的毒性代谢物会引发肝细胞坏死。使用这类药物需严格遵循剂量规范,必要时配合护肝药物。

2.代谢异常导致中间产物蓄积:部分药物在肝脏代谢过程中因酶活性不足,生成大量有害中间产物,损伤线粒体或诱发氧化应激。调整用药方案或选择替代药物可降低风险。

3.免疫介导的肝损伤:某些药物可能激活异常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被免疫系统攻击,表现为肝炎或胆汁淤积。早期发现需立即停药,并采用免疫抑制剂干预。

4.遗传因素影响药物代谢:个体基因差异导致药物代谢酶活性不同,如慢代谢型人群更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用药前评估基因型有助于个性化给药。

5.长期或过量用药加重肝脏负担:持续使用肝毒性药物或超剂量用药会超出肝脏代偿能力,引发慢性肝损伤。定期监测肝功能并及时调整用药是关键。

药物性肝病的发生与多种机制相互作用有关,临床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综合判断。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能有效减少肝损伤风险,保障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