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新生儿硬肿症需要每隔一小时就测量体温吗

2025.06.26 15:26

新生儿硬肿症的体温监测频率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轻症患儿通常无需每小时测量,但重症或体温不稳定者需密切监测,可能需每小时记录体温变化,直至病情稳定。具体监测方案应由医生根据临床评估制定。

新生儿硬肿症的核心病理生理改变是体温调节障碍和皮下脂肪硬化,导致低体温风险显著增加。体温监测是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肛温低于35℃或伴有循环障碍的重症患儿,持续低温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损伤,此时每小时监测能及时发现复温过程中的异常波动,如升温过快或反跳性低温。若患儿经复温治疗后体温趋于稳定如维持在36.5-37.5℃达4小时以上,可逐步延长监测间隔至2-4小时一次。同时需结合皮肤硬肿范围、进食状态、尿量等指标综合判断。

体温测量需注意操作规范性。首选肛温测量,因其最接近核心体温;使用电子体温计时需确保探头插入深度适宜约2cm,避免粪便干扰读数。复温治疗期间禁止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直接接触皮肤,以防烫伤。若发现体温持续低于35℃或反复波动,需警惕感染、代谢紊乱等并发症,立即联系医疗团队调整治疗方案。环境温度应维持在24-26℃,避免对流风。记录体温时需同步标注测量时间与方法,便于动态分析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