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急性肾萎缩是什么导致的

2025.06.18 09:39

急性肾萎缩主要由肾脏血流灌注不足、肾实质损伤或尿路梗阻等因素导致。肾脏在短时间内因缺血、感染、药物毒性或免疫损伤等因素发生快速萎缩,功能急剧下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急性肾萎缩的常见病因包括肾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导致肾脏供血中断;严重脱水、大出血或休克引发肾灌注不足;急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等免疫性疾病直接损伤肾组织;药物或毒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造影剂、重金属等造成肾小管坏死;双侧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压迫也可能引发肾后性萎缩。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可能加速病情进展。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少尿、水肿、恶心、乏力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肌酐、尿素氮显著升高。

预防急性肾萎缩需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及时纠正脱水或失血。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超声、CT或肾功能检查明确诊断。治疗需针对病因,如解除梗阻、抗感染、停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采用透析支持。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可逆损伤,因此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日常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定期监测肾功能,高危人群更需严格遵医嘱管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