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中医治疗经行发热的方法有哪些

2025.05.07 10:03

中医治疗经行发热的方法有调和营卫、疏肝解郁、滋阴清热、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具体分析如下:

1.调和营卫:通过桂枝汤等方剂调节营卫功能,改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发热症状。营卫不和时体表防御功能下降,发热反复发作,需用辛温解表与甘温补益药物协同作用,促进气血调和。常用药物包括桂枝、白芍、生姜等,配伍后能温通经脉、发散表邪,使体温恢复正常。

2.疏肝解郁:选用柴胡疏肝散等方剂缓解肝气郁结引发的经期发热。情志不畅导致肝失疏泄,郁而化火,需疏肝理气兼清郁热。柴胡、香附等药物可条达肝气,配合栀子、丹皮清热,使气机通畅而热自退。适用于烦躁易怒、胸胁胀痛伴发热者。

3.滋阴清热:以知柏地黄丸为基础方滋养肾阴、清降虚火。阴虚内热者经期阴血耗伤加重,出现午后潮热、盗汗,需用生地、知母等滋肾阴,黄柏、地骨皮清虚热,使阴液得充而热象渐消。此法强调标本兼顾,长期调养效果显著。

4.健脾益气:采用补中益气汤类方药健运脾胃、甘温除热。脾虚气弱则生化不足,卫阳不固而低热缠绵,需以黄芪、党参补气,白术、陈皮健脾,升麻升举清阳,使中焦得健而气血充盈,虚热自退。

5.活血化瘀:使用血府逐瘀汤等方剂化瘀散热。瘀血阻滞胞宫,郁而发热,表现为经血紫暗、腹痛拒按。当归、桃仁活血,赤芍、丹皮凉血散瘀,瘀去则气血畅行,发热随之缓解。

经行发热的调理需结合个体差异,辨证选用相应治法。注重周期性与整体性,避免过度清热伤正,同时配合情志调摄与生活习惯调整,以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