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儿出牙期间的症状有哪些

2025.09.08 17:10

婴儿出牙期间可能出现牙龈红肿、频繁流口水、咬嚼行为增加、睡眠不安、轻微发热。具体分析如下:

1.牙龈红肿:出牙时牙龈组织受到牙齿萌出的刺激,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导致牙龈颜色发红并轻度肿胀。触碰牙龈可能引发疼痛反应,部分婴儿会因此拒绝进食或表现出烦躁情绪。

2.频繁流口水:牙齿萌出过程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多,但婴儿口腔肌肉控制能力尚未完善,无法及时吞咽过量唾液。持续流口水可能引发口周皮肤潮红或皮疹,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3.咬嚼行为增加:牙龈压力可通过啃咬硬物得到暂时缓解,婴儿会主动寻找玩具、手指等物品啃咬。此行为可能伴随牙龈出血,需确保接触物品清洁安全以避免感染。

4.睡眠不安:牙龈胀痛感在夜间卧位时更为明显,可能干扰婴儿入睡或导致频繁夜醒。部分婴儿会出现哭闹、摇头等行为,通常随牙齿萌出后症状自然缓解。

5.轻微发热:牙齿突破牙龈时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体温调节中枢受刺激导致体温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8℃。若发热持续或伴随其他症状需排除感染可能。

出牙期间应避免强行擦拭牙龈,选择硅胶磨牙棒等安全物品缓解不适。观察体温变化,超过38.5℃或伴随腹泻、皮疹需及时就医。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纱布蘸温水轻柔擦拭牙龈,哺乳后喂少量温水减少奶渍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