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儿出牙期间的症状

2025.08.22 16:42

婴儿出牙期间可能出现牙龈红肿、频繁流口水、喜欢啃咬物品、夜间哭闹增多、低烧等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牙龈红肿:出牙时牙龈组织受到牙齿萌出的刺激,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导致充血肿胀。牙龈颜色可能发红或呈现紫红色,触摸时有明显硬结感,肿胀程度与个体差异有关,通常持续2-3天会自行缓解。

2.频繁流口水:牙齿萌出过程刺激唾液腺分泌大量唾液,而婴儿吞咽功能尚未完善,导致口水外流。需及时擦拭避免引发口周湿疹,唾液中含有消化酶可能轻微腐蚀皮肤,建议使用柔软棉布轻按吸干。

3.喜欢啃咬物品:牙龈压力通过啃咬硬物得到缓解,这是正常的生理代偿行为。可提供专用牙胶或冷藏过的干净毛巾,低温能收缩局部血管减轻肿胀感,但需避免过硬物品损伤牙龈黏膜。

4.夜间哭闹增多:白天外界干扰分散注意力,夜间安静时痛觉敏感性增强。牙齿萌出痛属于钝痛范畴,疼痛阈值较低的婴儿反应更明显,通常持续1-2周,与牙齿突破牙龈的进度直接相关。

5.低烧:牙齿突破牙龈时可能引发轻微炎症反应,体温调节中枢受前列腺素等物质影响,导致体温升高但不超过38℃。若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其他症状需排除感染因素。

保持口腔清洁可预防继发感染,定期用纱布蘸温水轻拭牙龈。观察体温变化避免过度包裹,选择无棱角的磨牙玩具减少意外伤害。出现持续拒食或异常嗜睡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