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儿童胳膊骨折需要注意什么

2025.07.23 08:36

儿童胳膊骨折后需保持患肢制动避免二次损伤、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复位固定、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注意患肢血液循环及感觉变化、适当补充营养促进骨骼修复。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患肢制动避免二次损伤:骨折后需立即用夹板或三角巾临时固定,减少患肢活动。移动过程中避免晃动或牵拉,防止骨折端移位损伤周围神经血管。制动期间不得自行拆除固定装置,直至医生确认愈合进度允许活动。

2.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复位固定:骨折后6小时内是黄金处理期,需尽快到骨科就诊。医生会根据X光结果选择手法复位或手术内固定,家长需配合治疗方案。石膏或支具固定后,需严格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压迫皮肤。

3.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骨折后1周、2周、4周需复查X光,确认对位是否良好及骨痂形成情况。若发现固定松动或患肢肿胀加剧,需立即复诊调整。愈合后期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功能锻炼。

4.注意患肢血液循环及感觉变化:固定后需每日检查手指颜色、温度及活动能力。若出现发紫、麻木或剧烈疼痛,可能提示血液循环障碍或神经受压,需紧急处理。夜间可将患肢垫高减轻水肿。

5.适当补充营养促进骨骼修复:饮食需增加富含钙质的牛奶、豆制品及绿叶蔬菜,同时补充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证蛋白质摄入以支持组织修复。

骨折后需关注儿童情绪状态,避免因疼痛或活动受限产生焦虑。康复期间禁止参与跑跳等剧烈运动,睡眠时避免压迫患肢。如发热或固定处皮肤溃烂,需警惕感染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