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脊柱骨折都有些什么问题

2025.09.15 22:25

脊柱骨折可能导致神经损伤、活动受限、慢性疼痛、脊柱畸形、内脏器官功能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神经损伤:脊柱骨折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甚至瘫痪。胸腰椎骨折易引发下肢功能障碍,颈椎骨折可能影响呼吸功能。神经损伤程度与骨折位置和严重性相关,需及时影像学评估并干预。

2.活动受限:骨折后脊柱稳定性破坏,活动时可能加重损伤。患者需长期卧床或佩戴支具,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康复期需逐步恢复运动,避免突然扭转或负重。

3.慢性疼痛:骨折未完全愈合或遗留脊柱结构异常可能引发持续性疼痛。疼痛源于神经压迫、炎症或关节退变,需药物、理疗或手术综合干预。长期疼痛影响生活质量,需定期随访调整方案。

4.脊柱畸形:严重骨折可能导致椎体压缩或侧弯,改变脊柱生理曲度。畸形加重会压迫内脏或神经,需通过矫形手术或康复训练改善。早期干预可降低畸形风险。

5.内脏器官功能障碍:胸椎骨折可能影响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能引发排尿困难或便秘。内脏受压需通过复位或减压手术缓解,同时监测器官功能变化。

脊柱骨折后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影像学,观察愈合进度及并发症。饮食需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修复。出现麻木、疼痛加重或大小便异常时立即就医。康复训练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逐步增加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