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内分泌疾病怎么查

2025.09.29 12:08

内分泌疾病的检查需结合临床症状选择针对性项目、通过血液检测激素水平、借助影像学观察腺体结构、进行动态功能试验评估腺体反应能力、结合尿液或组织活检辅助诊断。具体分析如下:

1.结合临床症状选择针对性项目:内分泌疾病常伴随特定症状,如多饮多尿可能提示糖尿病,体重骤变可能与甲状腺异常相关。医生会根据患者主诉初步判断需检查的激素类型或腺体部位,避免盲目筛查。例如,闭经患者需优先检测性激素,而心悸手抖者需侧重甲状腺功能。

2.通过血液检测激素水平:血液检查是评估内分泌功能的核心手段。不同激素的分泌具有节律性,需在特定时间采血。例如,皮质醇需在早晨8点检测峰值,生长激素则需多次取样。部分激素需结合激发或抑制试验,如胰岛素低血糖试验用于垂体功能评估。

3.借助影像学观察腺体结构:超声、CT或核磁共振可直观显示腺体形态异常。甲状腺结节需超声分级,垂体瘤需核磁明确大小与毗邻关系。影像学能定位病变范围,指导后续穿刺或手术方案。

4.进行动态功能试验评估腺体反应能力:通过药物刺激或抑制,观察激素变化曲线。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糖尿病,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鉴别库欣综合征。此类试验能区分腺体功能亢进或减退,明确病变环节。

5.结合尿液或组织活检辅助诊断:24小时尿激素定量可反映整体分泌情况,如尿游离皮质醇。细针穿刺活检适用于甲状腺或肾上腺占位,通过细胞学判断良恶性。病理检查是确诊某些肿瘤的金标准。

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避免剧烈运动或应激干扰结果。部分试验需停用影响激素的药物,如避孕药或糖皮质激素。影像学检查前去除金属物品,妊娠期慎选放射性项目。动态试验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如低血糖或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