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产后42天盆底检查怎么查

2025.04.27 20:09

产后42天盆底检查主要包括阴道指检评估肌肉张力、超声观察器官位置、压力测试检测收缩力、问卷调查了解症状、电生理检测评估神经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阴道指检评估肌肉张力:通过医生手指触诊阴道壁及周围肌群,判断盆底肌的弹性与收缩强度。检查时需放松臀部,配合指令完成收缩与放松动作。触诊可发现肌力减退或高张力状态,明确是否存在肌肉撕裂或瘢痕粘连。检查过程需轻柔避免刺激,结果分为0-5级肌力评分。

2.超声观察器官位置:采用经会阴或经阴道超声,动态观察咳嗽、用力时膀胱、子宫等器官的位移程度。探头置于会阴部记录静息与应力状态下的图像,测量尿道旋转角、膀胱颈位置等参数。超声可直观显示盆腔器官脱垂分级,判断是否合并膨出或尿道下移。

3.压力测试检测收缩力:使用压力导管或气囊装置置入阴道,连接压力传感器记录收缩时的数值变化。受检者需按指令进行快速收缩与持续收缩,设备自动计算最大收缩压与持续时间。测试数据可量化盆底肌耐力,对比正常值评估康复效果。

4.问卷调查了解症状:采用标准化量表如盆底功能障碍问卷,涵盖漏尿、坠胀感、性交痛等常见症状。根据症状频率与严重程度评分,辅助判断盆底功能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问卷结果与临床检查结合,为制定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5.电生理检测评估神经功能:通过表面电极或针电极记录盆底肌电信号,分析肌肉激活模式与神经传导状态。检测静息电位、募集反应等参数,鉴别肌源性或神经源性损伤。电生理结果可定位损伤部位,指导生物反馈治疗参数设定。

产后盆底检查需综合多项指标,早期发现功能障碍可降低远期并发症风险。检查方法的选择需结合个体症状与耐受性,确保评估的全面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