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炎应该如何治疗

2025.08.01 08:56

脑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控制感染、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功能、对症支持治疗维持生命体征、康复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体分析如下:

1.抗病毒药物控制感染:脑炎由病毒感染引起时需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等,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少对脑组织的损害。用药需尽早开始,疗程通常持续2-3周,严重病例可能延长。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药物毒性累积。部分耐药病例需调整药物方案,必要时联合用药。

2.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脑炎伴随严重脑水肿或免疫过度激活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地塞米松是常用药物,能降低颅内压并减轻神经损伤。短期使用可减少副作用,如高血糖和感染风险。剂量需个体化调整,重症患者可能需大剂量冲击治疗。停药应逐渐减量,避免反跳现象。

3.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功能:对于自身免疫性脑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中和异常抗体,调节免疫反应。治疗周期通常为5天,需监测过敏反应。免疫球蛋白能快速改善症状,尤其适用于重症或激素无效病例。长期效果需结合其他免疫抑制剂维持,避免复发。

4.对症支持治疗维持生命体征:脑炎患者常出现高热、抽搐或呼吸衰竭,需针对性处理。退热药物控制体温,抗癫痫药物预防惊厥发作。重症需机械通气支持呼吸,维持血氧稳定。营养支持通过鼻饲或静脉补充,确保代谢需求。颅内压增高时可用甘露醇脱水降压。

5.康复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急性期后遗留运动或认知障碍需早期康复干预。物理治疗改善肌力和协调性,言语训练恢复语言能力。认知康复针对记忆和注意力缺陷,心理辅导缓解情绪障碍。家庭参与训练可提高效果,长期坚持有助于功能最大化恢复。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定期复查评估疗效。注意预防并发症如压疮或深静脉血栓。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充足休息。康复阶段需耐心,遵循医嘱逐步恢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