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剖腹产后便秘出血怎么办

2025.09.29 12:08

剖腹产后便秘出血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补充水分、适当活动促进肠道蠕动、使用缓泻药物辅助排便、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等方法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能吸收水分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建议选择燕麦、红薯、绿叶蔬菜等食物,每日摄入量不低于25克。避免过量进食精细米面或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加重便秘。

2.适量补充水分:每日饮水保持在2000mL以上,晨起空腹喝温水可刺激胃肠反射。水分不足会导致粪便干硬,增加排便时肛门撕裂风险。哺乳期需额外增加500mL水量,兼顾乳汁分泌需求。

3.适当活动促进肠道蠕动:术后24小时后可尝试翻身或床边站立,逐步过渡到慢走等低强度活动。腹部按摩以顺时针方向轻揉,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避免久卧导致肠蠕动减弱,但需注意伤口保护。

4.使用缓泻药物辅助排便:乳果糖等渗透性缓泻药可增加肠道水分,安全性较高。开塞露能短期应急使用,但长期依赖可能降低直肠敏感性。用药前需咨询医生,避免影响伤口愈合或药物相互作用。

5.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出血伴随发热、剧烈腹痛或持续便秘超过3天需就诊。排除肛裂、痔疮出血或术后肠粘连等可能。医生可能建议肛门镜检查或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剖腹产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增高。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时需监测血红蛋白。饮食调整需循序渐进,突然增加纤维摄入可能引发腹胀。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防止药物通过乳汁影响新生儿。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