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老年人脑硬膜下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2025.08.11 14:18

老年人脑硬膜下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头部外伤、脑血管病变、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脑萎缩导致的血管牵拉、高血压引起的血管破裂。具体分析如下:

1.头部外伤:轻微或严重头部撞击可能导致脑表面血管撕裂,血液积聚在硬膜下腔,尤其常见于跌倒后。需及时就医,通过影像检查明确出血程度,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2.脑血管病变:动脉硬化或血管畸形可能引发血管脆弱性增加,轻微压力即可破裂出血。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定期检查脑血管状况,减少出血风险。

3.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会抑制凝血功能,轻微外伤也可能导致出血不止。用药期间需监测凝血指标,避免剧烈活动,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

4.脑萎缩导致的血管牵拉:老年人脑组织萎缩使脑表面血管张力增大,易受外力牵拉破裂。预防重点在于减缓脑萎缩进程,补充营养,适度锻炼以维持脑部健康。

5.高血压引起的血管破裂:血压骤升可能使硬膜下小血管承受过大压力而破裂。需严格管理血压,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

脑硬膜下出血的预防和治疗需结合个体情况,早期发现和干预是关键。日常生活中应注重保护头部,控制慢性病,合理用药,定期体检以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