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到底什么是肝性脑病的

2025.01.07 17:53

肝性脑病是一种由肝脏功能障碍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综合征,通常发生在肝硬化或严重肝病患者中。其主要特征是由于肝脏无法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尤其是氨,导致这些毒素在体内积累,从而影响大脑功能,表现为意识障碍、认知能力下降、行为改变等症状。

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与肝脏的解毒功能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肝脏能够将氨等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尿素并排出体外。当肝脏受到损伤时,这一过程受到影响,导致氨在血液中积聚,进而穿过血脑屏障,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肝性脑病的症状可以从轻微的认知障碍和注意力不集中开始,逐渐发展到严重的意识混乱、昏迷甚至死亡。患者可能会出现行为异常、情绪波动、嗜睡等表现,严重时可能需要住院治疗。肝性脑病的分级通常分为四个阶段,从轻度的精神状态改变到重度的昏迷,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评估。

在管理肝性脑病时,患者和家属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及时就医是关键,任何出现意识模糊、行为异常等症状的患者都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其次,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尤其是减少氨的摄入,如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轻肝脏负担。定期监测肝功能和氨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患者的心理支持也不可忽视,家属应给予理解和关心,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酒精和药物滥用,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肝病,都是保护肝脏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