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崴脚冷敷还是热敷

2025.08.12 08:19

崴脚后应优先选择冷敷。冷敷能够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帮助控制炎症反应。受伤后48小时内,冷敷是最为推荐的处理方式,能够收缩血管,减少血液流向受伤部位,从而降低肿胀和疼痛感。

在崴脚的初期,冷敷可以使用冰袋、冷水或冷敷包,持续时间一般为15到20分钟,每隔一段时间可以重复进行。冷敷时应注意避免直接将冰块放在皮肤上,以免造成冻伤,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块后再进行敷用。冷敷的频率可以根据疼痛和肿胀的程度进行调整,通常建议每小时进行一次,尤其是在受伤后的头两天。抬高受伤的脚踝也有助于减轻肿胀,保持受伤部位高于心脏水平可以促进血液回流,进一步减轻肿胀和不适感。冷敷的效果不仅限于缓解疼痛,还可以帮助加速恢复过程。

在崴脚后的恢复过程中,热敷可以在冷敷后的几天内逐渐引入。热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僵硬感,适合在肿胀明显减轻后进行。通常在受伤后48小时到72小时之间,若肿胀和疼痛有所缓解,可以开始尝试热敷。热敷的方式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专用的热敷包,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烫伤皮肤。热敷的时间一般为15到20分钟,每天可以进行几次,具体情况可以根据个人感受进行调整。

在进行冷敷和热敷时,需特别注意观察受伤部位的反应。如果出现剧烈疼痛、持续肿胀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冷敷和热敷的时间间隔也要适当,避免过度使用导致皮肤损伤。对于有糖尿病、血液循环不良或皮肤敏感的人群,使用冷敷和热敷时需格外小心,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崴脚后的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合理运用冷敷和热敷,才能更好地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