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2025.07.29 15:21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表现为踝关节在活动时的反复不稳定感和疼痛。此病症通常是由于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损伤或松弛所导致,患者在行走、跑步或进行其他运动时,常常会感到踝关节的支撑不足,甚至出现扭伤的情况。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发生通常与急性扭伤有关,尤其是在运动过程中,踝关节受到外力作用时,外侧韧带可能会受到拉伤或撕裂。经过初次损伤后,若未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康复,韧带可能无法完全愈合,导致关节的稳定性下降。患者可能会在行走时感到踝关节的松弛,甚至在不经意间发生再次扭伤。长期的关节不稳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如踝关节的关节炎或骨刺等,进一步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治疗方法通常包括物理治疗、加强韧带的锻炼、使用支具等,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踝关节是预防慢性不稳的重要措施。选择合适的运动鞋,确保鞋子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缓冲,避免在不平坦的地面上进行剧烈运动。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可以有效降低受伤的风险。若出现踝关节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康复过程中,遵循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建议,逐步增加运动强度,确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同时,保持良好的体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踝关节的负担,降低受伤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