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隐孢子虫病是怎么回事

2025.08.27 08:30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常见病因包括饮用污染水源、接触感染动物或粪便、免疫力低下、不良卫生习惯、食用未煮熟食物。具体分析如下:

1.饮用污染水源:隐孢子虫卵囊可通过受污染的水源传播,如河流、湖泊或未消毒的饮用水,煮沸或过滤水源可降低感染风险。

2.接触感染动物或粪便:隐孢子虫常见于牛、羊等动物体内,直接接触或处理其粪便可能导致感染,接触后彻底洗手可有效预防。

3.免疫力低下: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更易感染且症状较重,增强体质、避免高危环境有助于减少发病概率。

4.不良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不洗手、共用毛巾等行为可能传播病原体,保持个人卫生是阻断传播的关键。

5.食用未煮熟食物:被隐孢子虫污染的生鲜食品可能携带卵囊,充分加热食物可杀灭病原体。

隐孢子虫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或营养不良。预防重点在于切断传播途径,避免接触高危因素,同时注意饮食卫生与个人防护。若出现持续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