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鼻炎的种类有哪些

2025.06.30 16:16

鼻炎的种类包括过敏性鼻炎、感染性鼻炎、药物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具体分析如下:

1.过敏性鼻炎:由过敏原刺激引发鼻黏膜炎症,常见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组胺释放,引起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病程可能季节性发作或常年持续,严重时合并哮喘或结膜炎。诊断主要依据症状和过敏原检测,治疗以抗组胺药、鼻用激素及避免接触过敏原为主。

2.感染性鼻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鼻黏膜急性或慢性炎症,表现为鼻塞、脓涕、头痛等。急性感染多由感冒病毒导致,慢性感染与细菌反复侵袭有关。黏膜肿胀和分泌物增多可能阻塞鼻窦开口,引发鼻窦炎。治疗需针对病原体选择抗病毒或抗生素药物,辅以鼻腔冲洗缓解症状。

3.药物性鼻炎:长期滥用减充血剂等药物导致的反弹性鼻黏膜充血,症状以持续性鼻塞为主。药物使用超过一周可能破坏血管自主调节功能,使黏膜依赖药物维持通畅。停药后症状加重,需逐步减少用药并改用生理盐水冲洗或激素喷雾恢复黏膜功能。

4.萎缩性鼻炎:鼻黏膜及骨膜萎缩的慢性病变,特征为鼻腔宽大、结痂及恶臭。病因可能与营养不良、感染或手术损伤有关。黏膜腺体萎缩导致分泌物减少,形成干痂并滋生细菌。治疗侧重保湿和清洁,如鼻腔灌洗、抗生素软膏控制感染,严重者需手术缩窄鼻腔。

5.血管运动性鼻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发的鼻黏膜高反应性,症状类似过敏性鼻炎但无明确过敏原。温度变化、烟雾或情绪波动均可诱发鼻塞或流涕。治疗以避免刺激因素为主,必要时使用抗胆碱药或激素喷雾调节神经血管反应。

鼻炎类型不同,处理方式需严格区分。错误用药可能加重症状,长期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分类。日常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已知刺激物,合理使用药物防止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