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鼻炎针哪些穴位

2025.06.30 16:17

鼻炎针灸常用穴位包括迎香穴、印堂穴、合谷穴、风池穴、肺俞穴。具体分析如下:

1.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凹陷处,直接作用于鼻腔局部。刺激该穴位可疏通鼻窍,缓解鼻塞流涕。操作时用细针斜刺入皮肤,深度约半寸,配合轻柔捻转手法。该穴位对急性鼻炎发作期效果显著,能快速改善通气功能。

2.印堂穴:两眉连线中点处,属督脉要穴。针刺印堂可调节头部气血,减轻前额胀痛及鼻根酸重感。进针时沿皮下平刺,深度不超过三分。长期鼻塞伴有头痛者适用,需配合提插手法增强刺激。

3.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凹陷处,为大肠经原穴。远端取穴通过经络传导缓解鼻腔炎症。直刺深度约一寸,行强刺激泻法。尤其适合鼻痒喷嚏频繁者,能抑制过敏反应。

4.风池穴:枕骨下斜方肌外侧凹陷中,属少阳经。深刺一寸五分可疏散风邪,改善鼻黏膜水肿。操作时需注意针尖朝向鼻尖方向,避免伤及深层组织。对风寒型鼻炎伴颈项僵痛者效果明显。

5.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旁开一寸半,背俞穴之一。调节肺气宣降功能,从根本上改善鼻部症状。针刺时斜向脊柱方向进针,深度约八分。慢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患者需长期调理时选用。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施针。体质虚弱者宜选用轻刺激手法,孕妇慎用合谷穴。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注意保暖防风寒。疗程结束后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调整穴位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