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得了川崎病应该怎么办

2025.09.01 08:56

得了川崎病应及时就医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症状、密切监测心脏功能以防并发症、保持充足休息和合理饮食、定期复查跟踪病情恢复。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川崎病早期症状与普通发热相似,但伴随持续高烧、皮疹、结膜充血等特征。一旦疑似应立即前往医院,通过血液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明确诊断。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等方案,以减轻血管炎症,降低冠状动脉病变风险。延迟治疗可能导致心脏损伤,因此时间至关重要。

2.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症状:治疗通常包括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快速抑制炎症,以及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循剂量和疗程,不可自行增减或停药。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需配合护胃药物。部分患者对免疫球蛋白效果不佳,需及时调整方案,必要时使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

3.密切监测心脏功能以防并发症:冠状动脉扩张或瘤样病变是川崎病最严重的后果。急性期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动态观察心脏变化。恢复期仍需定期复查,尤其发病后1-2个月内是冠状动脉病变高发期。若发现异常,需采取抗凝治疗或介入手术,避免心肌梗死等危急情况。

4.保持充足休息和合理饮食: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减少心脏负荷。饮食以易消化、高营养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发热期间多补充水分,预防脱水。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避免剧烈运动,直至医生评估确认心脏无异常。

5.定期复查跟踪病情恢复:即使症状消失,仍需长期随访。发病后1年内的复查频率较高,包括心脏超声、血液指标等。部分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可能延迟出现,需持续监测数年。家长需记录病情变化,复查时详细反馈,以便医生评估预后。

治疗期间需避免接触感染源,因免疫球蛋白可能影响疫苗接种效果,接种计划需与医生协商。保持环境清洁,注意口腔和皮肤护理。家属应学习应急处理措施,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