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为什么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

2025.09.30 16:08

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主要与寒冷气候导致的生理变化和环境因素有关。低温刺激会引发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同时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些变化容易诱发心梗、脑卒中等疾病。冬季活动减少、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发病风险。

寒冷天气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但这一过程会显著增加心脏负荷和血压波动。血压骤升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或血管堵塞。同时,低温环境下人体排汗减少,水分摄入不足易使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流速度减缓,进一步增加血栓风险。冬季日照时间缩短还可能影响维生素D合成,而维生素D缺乏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密切相关。室内外温差大时,频繁的温度变化也会对血管造成反复冲击,成为心脑血管事件的诱因。

为降低冬季心脑血管病风险,需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头部、颈部和四肢的防护。避免清晨低温时段剧烈运动,可选择室内活动或午后气温回升时锻炼。饮食上减少高盐高脂摄入,适量补充温水以维持血液流动性。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指标,遵医嘱调整用药。若出现胸闷、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通过科学预防和健康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