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为什么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

2025.01.15 14:13

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主要原因包括气温下降导致血管收缩、空气湿度变化影响血液黏稠度、冬季活动减少导致体重增加、心理压力加大以及冬季流感等疾病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气温下降导致血管收缩:冬季气温显著下降,人体为了保持体温,血管会发生收缩。这种收缩使得血液流动阻力增加,导致血压上升,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已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的人群,寒冷的天气更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寒冷的环境还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心脏的耗氧量,进一步加剧心脏病的发生。

2.空气湿度变化影响血液黏稠度:冬季空气湿度通常较低,导致人体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增加。这种情况不仅影响血液的流动性,还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血液黏稠度的变化会显著影响健康状况。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3.冬季活动减少导致体重增加:冬季寒冷的天气使得的户外活动减少,导致身体活动量下降,容易造成体重增加。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过多的脂肪堆积会导致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问题。冬季的饮食习惯也通常偏向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进一步加重了肥胖的风险。保持适度的运动和合理的饮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

4.心理压力加大:冬季由于天气寒冷、日照时间减少,很多人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压力会影响心脏的健康,增加心率和血压,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节假日的聚会和饮酒也可能加重心理负担,导致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适度的社交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5.冬季流感等疾病的影响: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这些疾病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感染后,身体会释放炎症因子,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流感患者常常伴随高热、脱水等症状,也会对心脏造成额外的负担。预防流感和保持身体健康是冬季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冬季的气候变化、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应重视冬季的健康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