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什么原因会导致尿失禁

2024.12.19 08:44

尿失禁可能由年龄增长、生育损伤、神经系统疾病、前列腺疾病、肥胖等原因导致。具体分析如下:

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盆底肌肉和尿道括约肌会变得松弛,这就像一个老化的橡皮筋,弹性减弱,难以有效地控制尿液的排出。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影响尿道黏膜的厚度和弹性,使得尿道闭合能力下降。对于这种情况,可通过盆底肌训练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如凯格尔运动,即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

2.生育损伤:女性在生育过程中,尤其是顺产时,胎儿通过产道会对盆底肌肉和神经造成损伤。这种损伤可能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支撑膀胱和尿道,从而引起尿失禁。多次生育会加重这种损伤的程度。产后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包括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等,有助于恢复盆底肌肉的功能。

3.神经系统疾病:像脑血管意外中风、脑肿瘤、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会影响神经信号的传导。如果控制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的神经受到损害,膀胱的感觉和收缩功能就会失调。例如,脊髓损伤可能中断大脑与膀胱之间的神经联系,膀胱可能会出现不自主收缩或者无法感知充盈状态。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尿失禁,需要先治疗原发的神经系统疾病,同时可配合膀胱训练,如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

4.前列腺疾病:男性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是常见的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会压迫尿道,导致尿道狭窄,膀胱需要更大的压力才能将尿液排出。随着病情发展,膀胱肌肉可能会过度劳累而失去弹性,无法有效控制尿液。前列腺炎会引起前列腺充血、肿大,也会影响尿道的正常功能。对于前列腺疾病,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药物治疗前列腺增生,使用抗生素治疗前列腺炎等。

5.肥胖: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过多,会对膀胱产生较大的压力,就像一个重物一直压在膀胱上。这种持续的压力会使膀胱内压力升高,容易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而且肥胖还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间接影响盆底肌肉和尿道括约肌的功能。减轻体重是改善肥胖引起尿失禁的关键,可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尿失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解这些病因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如果出现尿失禁的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准确诊断病因并进行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