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节律异常是指什么

2024.10.12 11:00

心脏节律异常是指心跳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出现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失常、早搏、房颤等。具体分析如下:

1.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是指心跳速度超过正常范围。这可能是由于生理因素,如运动、紧张、饮酒等引起,也可能是由于病理原因,如心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导致。心动过速可能导致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心脏功能。

2.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意味着心跳过慢。一些运动员或身体素质较好的人可能会有生理性的心动过缓。更多情况下,心动过缓是由心脏传导系统障碍、药物副作用或某些疾病引发。患者可能会感到乏力、头晕,甚至晕厥。

3.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节律异常的统称,包括多种具体类型。可以是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异常,如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或传导性改变。心律失常的原因复杂,可能与心脏本身的病变、电解质紊乱、神经调节失衡等有关。

4.早搏:早搏指的是心脏过早搏动。可以是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早搏可能是功能性的,如疲劳、精神紧张时发生;也可能是器质性心脏病的表现。频繁的早搏可能引起心悸、心跳停顿感等不适。

5.房颤: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房失去正常的节律,快速而不规则地颤动。房颤可增加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风险,导致中风等严重并发症。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

心脏节律异常的原因多种多样,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多种检查手段。治疗方法也因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术等。对于心脏节律异常,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和恰当治疗至关重要,以预防严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