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急性尿潴留一般怎么治疗

2025.06.25 11:54

急性尿潴留的治疗方法包括导尿术缓解膀胱压力、药物治疗改善排尿功能、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手术解除梗阻、行为训练促进自主排尿。具体分析如下:

1.导尿术缓解膀胱压力:导尿术是急性尿潴留最直接有效的处理方法,通过插入导尿管迅速排空膀胱,避免膀胱过度膨胀导致组织损伤。操作需严格无菌,防止感染。留置导尿管可短期使用,长期需评估病因后调整方案。导尿后需监测尿量及尿液性状,及时发现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需间歇导尿训练,以减少长期留置的依赖。

2.药物治疗改善排尿功能:药物适用于功能性排尿障碍或轻度梗阻患者。常用α受体阻滞剂松弛膀胱颈及前列腺平滑肌,降低排尿阻力。胆碱能药物可增强逼尿肌收缩力,但需谨慎避免膀胱高压。合并感染时需联用抗菌药物。药物治疗需个体化调整剂量,密切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部分中药制剂可辅助缓解症状,但缺乏明确循证依据。

3.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当导尿失败或尿道严重狭窄时,可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该方法创伤小,能快速建立尿液引流通道。术后需定期更换造瘘管,保持引流通畅。长期造瘘可能增加感染或结石风险,需加强局部护理。造瘘后仍需进一步评估病因,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4.手术解除梗阻:对于机械性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手术是根本解决手段。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可切除增生组织,恢复尿道通畅。尿道成形术适用于狭窄段较长的患者。手术需评估患者全身状况,术后可能需短期留置导尿管。并发症包括出血、尿失禁等,需提前告知风险。

5.行为训练促进自主排尿:针对神经源性或功能性排尿障碍,可采用定时排尿、膀胱训练等方法。通过调整饮水计划及排尿间隔,逐步恢复膀胱感知功能。盆底肌锻炼可增强控尿能力,需专业指导避免错误用力。行为训练需长期坚持,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提高效果。

急性尿潴留处理后需定期复查,监测排尿功能恢复情况。避免憋尿、过量饮水等诱因,饮食宜清淡减少刺激。出现排尿困难复发需及时就医,不可自行调整治疗方案。合并慢性病患者需控制基础疾病,降低尿潴留再发风险。